4月1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針對有觀點認為“集采導致藥企不掙錢了,影響了創新研發新藥的積極性”,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丁一磊用一組數據來回應,集采實施幾年來,醫藥產業研發創新動力強勁,醫藥工業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約23%,國內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
丁一磊介紹,在過去藥價高企的時期,藥品價格中30%至40%是銷售推廣的費用。高價格獲得的收入并沒有用于創新和質量提升,甚至沒有形成企業利潤,而只是成為流通環節的“水分”。比如國家醫保局通報過的多部門聯合查處的“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案件。該案件中,相關企業和個人合謀將生產成本幾十元的藥品加價至2000多元售賣,虛增加價涉嫌用于商業賄賂。該藥經約談后從2000多元降低到100多元?!叭绻豢磧r格變化而不了解背景,那么可能有人會擔心降價太多是否無法覆蓋成本,影響企業利潤和創新?!倍∫焕谡f。
集采前,醫藥企業普遍認可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創新、質量和效率,而是謀求高定價,走高回扣、高銷量的模式?!霸诟黝愃幤方灰讜?,企業對于‘好藥’的介紹往往是價格空間大,適應證廣,開發潛力高等?!倍∫焕诒硎?,“在這樣的環境下,既導致行業缺乏創新積極性,又增加了患者的負擔,還容易惡化行業生態?!?/p>
集采后,中選產品無需營銷,無需再開發醫院,無需所謂的“費用”即可直接“帶量”進入醫院,從機制上跳過了行業當中所謂的“客情維護”“市場開發”等,一定程度上不再需要銷售代理,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丁一磊直言,“廣大企業也認識到,以往注重營銷的老辦法‘不靈了’,需要真正憑創新、質量和效率來立足市場?!?/p>
丁一磊透露,集采實施幾年以來,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實現約23%的年均增長,國內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2023年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創新藥40個品種?!斑@些都說明集采后,醫藥行業不僅沒有放慢創新腳步,反而更加明確發展戰略和趨勢定位,加速向創新轉型?!保ㄓ浾?王皓然)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